首页 资讯 正文

安徽淮南潘集区:农村六年级学生共享初中部分教育资源

体育正文 256 0

安徽淮南潘集区:农村六年级学生共享初中部分教育资源

安徽淮南潘集区:农村六年级学生共享初中部分教育资源

中国教育报讯(记者 王志鹏)孙梦雅是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龙窝小学六年级学生,自从去年秋季起,她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学习旅程:每天前往附近的高皇中学完成(wánchéng)六年级课程(kèchéng)。在这里,语文、数学等主干(zhǔgàn)学科仍由原小学教师任教,而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和信息技术等课程却由高皇中学教师(zhōngxuéjiàoshī)授课。像(xiàng)孙梦雅一样,这个学年共享初中部分教育资源的六年级学生,全区共有(gòngyǒu)1228名。 这项“5+4小初衔接”教育改革是为了(wèile)顺应国家“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(de)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”的要求,破解农村教育结构性难题的一项(yīxiàng)实践。 地处淮南市(huáinánshì)北部的潘集区,长期面临教育资源配置的“双重困境”:学校布局分散,点多面广,全区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人数不足100人。受人员编制制约,小学音乐、体育(tǐyù)、美术和信息技术(xìnxījìshù)等课程难以(nányǐ)配备专业教师。同时,随着人员流动加剧和出生率下降,初中(chūzhōng)生源较以前大为减少,造成中学教师超编。 面对(miànduì)这一局面,2020年,潘集区大胆推进“5+4小初衔接”教育改革(gǎigé),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,统筹考虑区域学校分布、学生人数、所(suǒ)在学区等因素,将(jiāng)全区36所农村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划入15所农村中学就读。 在此模式下,农村(nóngcūn)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制由6年调整为5年,初中则(zé)延长至4年,但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保持不变,语文、数学等主干学科教学团队也(yě)保持稳定(bǎochíwěndìng),确保学生能够平稳过渡。而音乐、体育、美术和(hé)信息技术等课程,则由初中学校选派经验丰富、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任教,既保障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,又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(huólì)。 这项改革切实为农村学子带来了(le)诸多改变。已初中(chūzhōng)毕业的王俊曦(wángjùnxī),提起几年前进入贺疃中学读六年级的经历,仍然满心欢喜:“初中有(yǒu)专业体育老师指导(zhǐdǎo),学校运动场地大,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同伴也多。后来,我还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拿了奖(jiǎng)。”另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动情地写道:“老师言传身教,激发我们的兴趣和好奇心,大家的学习兴趣更浓了。” 很多家长表示认可,认为(rènwéi)该政策不仅有效盘活了区域内(nèi)的教育资源,还为孩子们搭建(dājiàn)了一个衔接小学与初中学习生活的过渡平台,帮助他们提前适应中学的成长环境。
安徽淮南潘集区:农村六年级学生共享初中部分教育资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